你的位置: 首页 > 内训课首页 > 行政/法规 > 课程详情
课程介绍 评价详情(0)
新《公司法》、《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新规背景下信贷业务法律风险防控及操作实务应对培训
江林老师(2天)
课程背景:
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第二次修订,新修订的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已于2024年7月1日实施。新公司法有关变化对银行开展有关信贷业务十分重要,商业银行有必要依据新公司法有关规定及时完善信贷流程制度和有关操作程序,才能降低信贷风险,确保实现银行金融债权。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2023年5月23日第1889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于2023年12月4日公布,自2023年12月5日起施行。
为使银行业务获得良好稳健发展,银行必须严格管理、控制和防范好法律风险。为了防范有关业务法律风险,商业银行必须认真贯彻执行2024年7月1日施行的《新公司法》、2023年12月5日施行的《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及《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最高院《九民纪要》等有关规定及司法裁判精神,提升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法律合规等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有关业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他们在实际业务中处理法律问题和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把发展和经营业务的法律风险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予以重视。
培训对象: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法律合规、资产管理(保全)等业务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有关业务工作人员
授课特点:根据相关法律法法规,结合银行业务实际情况,从法律视角切入,观察和发现有关法律风险,并进行讲解、讨论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或对策。课程内容系统全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在授课过程中,力求深入浅出、务实生动,在讲解理论、讨论实务、分析案例的教学过程中,让大家增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掌握一些防控法律风险和处理法律问题的实际操作要领和方法,提高法律风险的防控和法律问题的处理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讲 新《公司法》下法律风险防控及操作实务应对
什么是法律风险防控?
轻松一刻
前言--新公司法对信贷业务的重要性
1.对新公司法第3-5条的理解和运用
问题一:如何理解公司法人独立地位与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及在贷前调查中如何确保公司具有借款人和担保人主体资质?
问题二:银行如接受个人独资公司(一人有限公司)提供保证担保,应如何防范法律风险?或者,如何防范无法追加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承担偿还责任的法律风险?
案例讨论和分析1: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案例讨论和分析2:分公司为他人提供借款保证担保是否有效
知识竞答
2.对新公司法第10、11、35、46条的理解和运用
问题:公司法定代表人行使职务行为对商业银行有什么法律后果?
什么是表见代理?
(1)如何防范自然人签名、按指印签署合同的法律风险?
(2)如何防范企业使用印章的法律风险?
(3)非备案公章签订的合同效力如何?
(4)在实务操作中,如何防范签章与合同约定不一致的法律风险?
(5)如何防范合同抬头和签署处的签名、盖章不真实从而导致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
(6)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与银行订立的担保合同无效后,公司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是,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应如何承担法律责任?
(7)法定代表人持虚假印章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合同是否有效?
(8)公司员工持虚假印章与银行订立借款合同,合同是否有效?
案例1:抵押借款合同纠纷案
案例讨论和分析2:D银行与A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
案例讨论和分析3:J银行W分行与A公司、H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
3.对新公司法第15、第66条、第73条、172条的理解和运用
如何理解公司提供担保是否善意?
公司提供担保不需要出具有权机关决议的情形有哪些?
银行接受上市公司提供担保需要防范哪些法律风险?
案例讨论和分析1:公司为第三人提供担保纠纷案
案例讨论和分析2: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的效力问题
小结:
问题一:公司法规定公司对外担保需要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公司违反公司法这一规定,担保是否有效?
问题二:如何认定债权人在接受公司提供担保时是善意的?
问题三:如何理解形式审查注意义务?
问题四:债权人在接受公司提供非关联担保时要审查哪些文件?
问题五:债权人在接受公司提供关联担保时要审查哪些文件?
问题六:公司作为担保人为其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公司提供担保,是否属于关联担保?
……
第二讲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下法律风险防控及操作实务应对
1.合同的主要条款约定不明确时的处理办法
对有关法律规定的理解与运用
对《民法典》第680条的理解和运用
对《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1条的理解和运用
案例1:逾期利息的计算没有约定
案例讨论和分析2:N银行H支行与J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案例讨论和分析3:银行担保承诺书、核保书与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不一致,以哪个为准
实务操作风险防范建议措施
2.预约合同有关法律风险防范
对《民法典》第695条的理解和运用
对《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6、7、8条的理解和运用
授信协议是否具有合同法律效力?
案例讨论和分析:Z银行L分行与刘某、陈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实务操作风险防控措施
3.格式合同有关法律风险防范
(1)对有关法律规定的理解与运用
对《民法典》第496、497、498条的理解和运用
对《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9、10条的理解和运用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在什么情形下才尽到了格式条款的合理提示说明义务?
客户签订了格式条款合同可以不认账吗?
案例1:H村镇银行与李某、K农业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案例2:G银行Z分行与H公司、X公司、F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2)实务操作风险防控措施
开心一刻
本课程名称: 新《公司法》、《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新规背景下信贷业务法律风险防控及操作实务应对培训
查看更多:行政/法规内训课
我要找内训供应商
授课内容与课纲相符0低0%
讲师授课水平0低0%
服务态度0低0%
课程介绍 评价详情(0)
新《公司法》、《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新规背景下信贷业务法律风险防控及操作实务应对培训
江林老师(2天)
课程背景:
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第二次修订,新修订的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已于2024年7月1日实施。新公司法有关变化对银行开展有关信贷业务十分重要,商业银行有必要依据新公司法有关规定及时完善信贷流程制度和有关操作程序,才能降低信贷风险,确保实现银行金融债权。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2023年5月23日第1889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于2023年12月4日公布,自2023年12月5日起施行。
为使银行业务获得良好稳健发展,银行必须严格管理、控制和防范好法律风险。为了防范有关业务法律风险,商业银行必须认真贯彻执行2024年7月1日施行的《新公司法》、2023年12月5日施行的《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及《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最高院《九民纪要》等有关规定及司法裁判精神,提升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法律合规等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有关业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他们在实际业务中处理法律问题和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把发展和经营业务的法律风险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予以重视。
培训对象: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法律合规、资产管理(保全)等业务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有关业务工作人员
授课特点:根据相关法律法法规,结合银行业务实际情况,从法律视角切入,观察和发现有关法律风险,并进行讲解、讨论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或对策。课程内容系统全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在授课过程中,力求深入浅出、务实生动,在讲解理论、讨论实务、分析案例的教学过程中,让大家增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掌握一些防控法律风险和处理法律问题的实际操作要领和方法,提高法律风险的防控和法律问题的处理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讲 新《公司法》下法律风险防控及操作实务应对
什么是法律风险防控?
轻松一刻
前言--新公司法对信贷业务的重要性
1.对新公司法第3-5条的理解和运用
问题一:如何理解公司法人独立地位与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及在贷前调查中如何确保公司具有借款人和担保人主体资质?
问题二:银行如接受个人独资公司(一人有限公司)提供保证担保,应如何防范法律风险?或者,如何防范无法追加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承担偿还责任的法律风险?
案例讨论和分析1: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案例讨论和分析2:分公司为他人提供借款保证担保是否有效
知识竞答
2.对新公司法第10、11、35、46条的理解和运用
问题:公司法定代表人行使职务行为对商业银行有什么法律后果?
什么是表见代理?
(1)如何防范自然人签名、按指印签署合同的法律风险?
(2)如何防范企业使用印章的法律风险?
(3)非备案公章签订的合同效力如何?
(4)在实务操作中,如何防范签章与合同约定不一致的法律风险?
(5)如何防范合同抬头和签署处的签名、盖章不真实从而导致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
(6)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与银行订立的担保合同无效后,公司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是,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应如何承担法律责任?
(7)法定代表人持虚假印章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合同是否有效?
(8)公司员工持虚假印章与银行订立借款合同,合同是否有效?
案例1:抵押借款合同纠纷案
案例讨论和分析2:D银行与A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
案例讨论和分析3:J银行W分行与A公司、H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
知识竞答
3.对新公司法第15、第66条、第73条、172条的理解和运用
如何理解公司提供担保是否善意?
公司提供担保不需要出具有权机关决议的情形有哪些?
银行接受上市公司提供担保需要防范哪些法律风险?
案例讨论和分析1:公司为第三人提供担保纠纷案
案例讨论和分析2: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的效力问题
小结:
问题一:公司法规定公司对外担保需要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公司违反公司法这一规定,担保是否有效?
问题二:如何认定债权人在接受公司提供担保时是善意的?
问题三:如何理解形式审查注意义务?
问题四:债权人在接受公司提供非关联担保时要审查哪些文件?
问题五:债权人在接受公司提供关联担保时要审查哪些文件?
问题六:公司作为担保人为其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公司提供担保,是否属于关联担保?
知识竞答
轻松一刻
……
第二讲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下法律风险防控及操作实务应对
1.合同的主要条款约定不明确时的处理办法
对有关法律规定的理解与运用
对《民法典》第680条的理解和运用
对《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1条的理解和运用
案例1:逾期利息的计算没有约定
案例讨论和分析2:N银行H支行与J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案例讨论和分析3:银行担保承诺书、核保书与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不一致,以哪个为准
实务操作风险防范建议措施
知识竞答
2.预约合同有关法律风险防范
对有关法律规定的理解与运用
对《民法典》第695条的理解和运用
对《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6、7、8条的理解和运用
授信协议是否具有合同法律效力?
案例讨论和分析:Z银行L分行与刘某、陈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实务操作风险防控措施
3.格式合同有关法律风险防范
(1)对有关法律规定的理解与运用
对《民法典》第496、497、498条的理解和运用
对《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9、10条的理解和运用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在什么情形下才尽到了格式条款的合理提示说明义务?
客户签订了格式条款合同可以不认账吗?
案例1:H村镇银行与李某、K农业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案例2:G银行Z分行与H公司、X公司、F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2)实务操作风险防控措施
开心一刻
……
本课程名称: 新《公司法》、《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新规背景下信贷业务法律风险防控及操作实务应对培训
查看更多:行政/法规内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