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内训课首页 > 人力资源 > 课程详情
课程介绍 评价详情(0)
—— 纳瓦尔杠杆模型 × 素人→KOC→KOL→IPGC 实战进化营
写公众号 / 拍短视频半年 +,粉丝过万但带货佣金月均不足 5000 元
靠线下服务 / 定制化订单存活,想把多年经验做成 “躺着卖” 的课程
咨询费 / 课时费按小时算,每天工作 8 小时才够覆盖房贷,想有 “睡后收入”
医生 / 律师 / 工程师,专业扎实但不懂怎么让更多人知道,客户只靠老带新
你可能和 90% 的创作者一样,粉丝 1-5 万就停住了 —— 每天写文案剪视频到凌晨,商品卡转化率却不到 2%,上个月佣金刚够买支口红
别人一条视频带货能赚 3 万,你累死累活做直播,3 小时销售额才 800 块(头部 IPGC 的转化率是 15%-30%,你的差距到底在哪?)
客户咨询要回、课程要讲、售后要盯,想陪孩子去次公园都得提前 3 天排期,根本没功夫做 “能自动赚钱” 的事
纳瓦尔靠 3 个杠杆从普通人变成 “睡后收入 300 万刀 / 年” 的大佬,我们拆解他的每一步:
劳动力杠杆:
他的公司 AngelList3 个人管 10 万 + 投资人 —— 不是靠拼命,而是设计了 “自动匹配系统”,让投资人自己找项目,员工只处理异常问题(效率是传统模式的 100 倍)
资本杠杆:
2010 年投 Uber 2.5 万刀,10 年后变 2000 万刀 —— 他的逻辑不是 “看公司大小”,而是算 “1 个司机用 Uber 每天多赚 50 刀,100 万司机就是 5 亿刀 / 天的市场”(教你怎么用这个逻辑找自己领域的 “Uber”)
零边际成本产品:
他写推文没人给钱→整理成《纳瓦尔宝典》卖书→做成 AI 知识引擎(用户提问自动回复),现在每年躺赚 300 万刀 —— 数字产品毛利率 80%+(对比:你开奶茶店毛利率撑死 50%,还得每天守店)
X 轴(市场需要你吗?):
用 Google Trends 查 “你的技能 + 问题”(比如 “辅食教程 怎么做”),如果近 3 年搜索量上涨,说明有需求;用 BuzzSumo 查同类内容的转发量,超过 1000 次就是好信号
Y 轴(你不可替代吗?):
算 “稀缺性 × 迁移成本”—— 比如你是 “懂中医的宝妈”,比纯宝妈多了中医知识(稀缺),客户学你的方法要花 3 个月(迁移成本高),这就是你的独特性
实战任务:
10 分钟填完坐标系,现场帮 3 位同学分析 “你的技能能不能做成赚钱产品”
小 A 没团队、没设备,就靠手机做到 87 万播放量,卖货 162 单,她的秘诀:
设备:
iPhone 原相机 + 剪映(免费),光线不够就蹲在阳台拍(下午 3-4 点的自然光最清楚)
爆款公式:
痛点场景(“宝宝不爱吃米粉,每天喂饭像打仗”)+ 对比测评(“6 款米粉冲泡时间:最快 30 秒,最慢 5 分钟”)+ 省时量化(“选对米粉,每天省 30 分钟 = 每月多陪娃 15 小时”)
数据细节:
视频发布时间选晚 8 点(宝妈哄完娃刷手机),商品卡挂在评论区第 1 条(方便点)
工具:
打开 TikTok 创意中心,搜你所在领域(比如 “防晒”),看最近 3 天点赞过 10 万的视频都在用什么话题(比如 “贵的不一定好”);Canva 里搜 “测评模板”,直接套格式
任务:
选两个同类型产品(比如 9.9 元 vs299 元防晒帽),按 “痛点(夏天戴帽子闷热)+ 测试(用紫外线灯照,看遮挡效果)+ 结论(便宜的反而更透气,防护力差不多)” 写脚本
现场反馈:
随机抽 3 组同学念脚本,老师点评 “哪句话能让人想点进来看”
小山从 5000 粉丝做到 10 万 +,每月被动收入 12 万,他的流量漏斗是这样的:
内容矩阵 3:3:4 法则:
30% 热点引流:
比如 “ChatGPT 出 bug 了?程序员教你 3 步修复”(追热点但加专业视角)
30% 干货留存:
比如 “Python 入门 50 行代码,自动整理 Excel 表格”(实用到让人收藏)
40% 转化内容:
比如 “我用这套方法 3 个月接了 5 个企业订单,现在把流程整理成课”
效率工具:
用 Notion 做内容日历(比如每周一追热点、周三发干货),粉丝 10 万时,他每周省 20 小时(不用天天想 “今天发什么”)
变现闭环:
知乎盐选专栏(99 元 / 人,月销 1200 份)+ 企业定制开发(8 万 / 单,每月 1-2 单)
粉丝价值公式:
LTV(粉丝终身价值)=ARPU(平均每个粉丝每年给你花的钱)×(1 / 流失率)
例子:
知识付费领域,ARPU>300 元才健康(比如 1000 个粉丝,每年能带来 30 万收入)
月流失率<7%:如果每月有 10% 粉丝取关,说明内容留不住人,得加干货
用 Airtable 建表格,填自己的 “爆款内容播放量、转化订单数、粉丝增长数”,自动算出 “哪类内容最赚钱”
知识萃取:
把碎片经验变成 “框架”—— 比如纳瓦尔把 “赚钱心得” 变成 “财富公式树”(根:杠杆;干:劳动力 / 资本 / 产品;叶:具体方法)
你的任务:
把你最擅长的事(比如 “辅食制作”)拆成 “3 个核心步骤 + 5 个避坑点”
产品分层:
入口产品(免费引流):
比如小 A 的 “10 秒冲米粉小技巧” 短视频(吸引宝妈关注)
利润产品(低成本高毛利):
比如小 A 的《0-3 岁宝宝辅食手册》(PDF 电子版,卖 39 元,卖 1000 份纯赚 3.9 万)
高净值产品(筛选大客户):
比如小 A 的 “1 对 1 辅食定制方案”(只接月消费>5000 元的客户,收 2999 元 / 次)
AI 杠杆:
用 ChatGPT 学你的语气写推文(把你过往 10 条文案给 AI,让它模仿),Descript 克隆你的声音做音频课,Synthesia 生成你的数字分身拍短视频 —— 现在小山 50% 的内容是 AI 生成的,省出时间谈合作
收入类型
健康占比
风险信号(要警惕)
你的现状(现场填)
广告 / 带货
≤30%
>50%(比如你 90% 收入靠接广告,平台改规则就没了)
自有产品
≥40%
<20%(比如你只靠服务赚钱,没课程 / 手册等产品)
股权投资
10%-30%
0%(比如你赚的钱只存银行,不会投和你领域相关的小项目)
用 Miro 工具画个人 IP 商业画布,包含:
你的 3 类产品(入口 / 利润 / 高净值)具体是什么
用什么杠杆(AI 工具 / 内容矩阵 / 资本)放大它们
护城河(比如 “你是唯一懂中医的辅食博主”)
现场小组互评:“哪类产品最容易先落地”
反共识策略:
财经博主 “华尔街老兵” 在大家都追 “股市热点” 时,深挖 “美联储利率对普通人存款的影响”(比如 “利率涨 1%,你的房贷每月多还多少”)—— 粉丝增速慢了,但课程复购率 15%(别人只有 5%)
AI 工具包:
Perplexity:
实时查你领域的最新数据(比如 “2025 年宝妈最关心的辅食问题”)
Midjourney:
输入 “0-3 岁宝宝吃米粉场景,温馨明亮”,10 秒出课程配图(比找设计师省 80% 成本)
你的技能在 “赚钱坐标系” 里的位置,附 3 个可落地的起步方向
内容资产管理表(Airtable 模板,自动算 “哪条内容最赚钱”)
爆款脚本生成器(ChatGPT 提示词库,输入 “领域 + 痛点” 就出文案)
避坑指南(24 个致命陷阱,比如 “粉丝过万后别接低价广告,会拉低信任”)
作战地图:从素人到 IPGC 的 5 个阶段 checklist(比如 “KOC 阶段必须做 1 次产品测评直播”)
小 A 的视频在抖音搜 “小 A 辅食日记” 能看到原视频,播放量和订单数可查;小山的知乎专栏《程序员副业赚钱指南》月销数据在盐选后台可验证
往期学员 6 个月后,37% 的人做出了自己的数字产品(比如课程 / 手册),被动收入平均提升 3-8 倍(有银行流水截图为证)
基于 200 + 失败案例总结出 “3 大死亡谷”:
KOC 变现困局:粉丝 3 万但只靠广告赚钱,一旦平台限流就崩盘
KOL 信任危机:为了带货推荐劣质产品,粉丝取关率骤升 50%
IPGC 生态失衡:自有产品占比<20%,累死累活不如别人躺赚
用 Synthesia 生成你的数字分身,录一段 “产品化宣言”(比如 “3 个月内,我要把我的辅食经验做成电子版手册”)
宣言视频存到区块链(附操作步骤),成为你 “自动赚钱” 的第一份数字资产
全班建群,1 个月后复盘 “你的第一步落地了吗”(老师会点评)
一句话总结:这不是听着激动的 “成功学”,而是带你从 “用时间换钱” 到 “用产品赚钱” 的实战营 —— 哪怕你现在只有 100 个粉丝,也能学会怎么让它们变成 “会下蛋的金鹅”。
本课程名称: 产品化自己:让个人价值成为财富永动机
查看更多:人力资源内训课
我要找内训供应商
授课内容与课纲相符0低0%
讲师授课水平0低0%
服务态度0低0%
课程介绍 评价详情(0)
—— 纳瓦尔杠杆模型 × 素人→KOC→KOL→IPGC 实战进化营
一、课程定位:谁该来?能解决什么痛?(一)学员画像(对号入座版)1. 知识创作者:写公众号 / 拍短视频半年 +,粉丝过万但带货佣金月均不足 5000 元
2. 中小企业主:靠线下服务 / 定制化订单存活,想把多年经验做成 “躺着卖” 的课程
3. 自由职业者:咨询费 / 课时费按小时算,每天工作 8 小时才够覆盖房贷,想有 “睡后收入”
4. 垂直领域专家:医生 / 律师 / 工程师,专业扎实但不懂怎么让更多人知道,客户只靠老带新
(二)痛点靶向(扎心但真实)1. 卡在 KOC 的焦虑:你可能和 90% 的创作者一样,粉丝 1-5 万就停住了 —— 每天写文案剪视频到凌晨,商品卡转化率却不到 2%,上个月佣金刚够买支口红
2. 变现效率太低:别人一条视频带货能赚 3 万,你累死累活做直播,3 小时销售额才 800 块(头部 IPGC 的转化率是 15%-30%,你的差距到底在哪?)
3. 被时间绑架:客户咨询要回、课程要讲、售后要盯,想陪孩子去次公园都得提前 3 天排期,根本没功夫做 “能自动赚钱” 的事
二、课程大纲(8 小时干货 + 3 次实战,听完就能用)模块一:认知重启 —— 财富的本质是 “让你的独特性被更多人需要”(60 分钟)1. 纳瓦尔的 “躺赚” 秘籍拆解(30 分钟,带数据的真实案例)纳瓦尔靠 3 个杠杆从普通人变成 “睡后收入 300 万刀 / 年” 的大佬,我们拆解他的每一步:
劳动力杠杆:
他的公司 AngelList3 个人管 10 万 + 投资人 —— 不是靠拼命,而是设计了 “自动匹配系统”,让投资人自己找项目,员工只处理异常问题(效率是传统模式的 100 倍)
资本杠杆:
2010 年投 Uber 2.5 万刀,10 年后变 2000 万刀 —— 他的逻辑不是 “看公司大小”,而是算 “1 个司机用 Uber 每天多赚 50 刀,100 万司机就是 5 亿刀 / 天的市场”(教你怎么用这个逻辑找自己领域的 “Uber”)
零边际成本产品:
他写推文没人给钱→整理成《纳瓦尔宝典》卖书→做成 AI 知识引擎(用户提问自动回复),现在每年躺赚 300 万刀 —— 数字产品毛利率 80%+(对比:你开奶茶店毛利率撑死 50%,还得每天守店)
2. 自检工具:找到你的 “赚钱坐标系”(30 分钟,带操作步骤)X 轴(市场需要你吗?):
用 Google Trends 查 “你的技能 + 问题”(比如 “辅食教程 怎么做”),如果近 3 年搜索量上涨,说明有需求;用 BuzzSumo 查同类内容的转发量,超过 1000 次就是好信号
Y 轴(你不可替代吗?):
算 “稀缺性 × 迁移成本”—— 比如你是 “懂中医的宝妈”,比纯宝妈多了中医知识(稀缺),客户学你的方法要花 3 个月(迁移成本高),这就是你的独特性
实战任务:
10 分钟填完坐标系,现场帮 3 位同学分析 “你的技能能不能做成赚钱产品”
模块二:素人→KOC:0 成本起步,用真实感让人相信你(90 分钟)1. 宝妈博主 “小 A” 的 0 成本冷启动(60 分钟,手把手教)小 A 没团队、没设备,就靠手机做到 87 万播放量,卖货 162 单,她的秘诀:
设备:
iPhone 原相机 + 剪映(免费),光线不够就蹲在阳台拍(下午 3-4 点的自然光最清楚)
爆款公式:
痛点场景(“宝宝不爱吃米粉,每天喂饭像打仗”)+ 对比测评(“6 款米粉冲泡时间:最快 30 秒,最慢 5 分钟”)+ 省时量化(“选对米粉,每天省 30 分钟 = 每月多陪娃 15 小时”)
数据细节:
视频发布时间选晚 8 点(宝妈哄完娃刷手机),商品卡挂在评论区第 1 条(方便点)
2. 实战演练 1:10 分钟出一条 “反常识测评” 脚本(带工具包)工具:
打开 TikTok 创意中心,搜你所在领域(比如 “防晒”),看最近 3 天点赞过 10 万的视频都在用什么话题(比如 “贵的不一定好”);Canva 里搜 “测评模板”,直接套格式
任务:
选两个同类型产品(比如 9.9 元 vs299 元防晒帽),按 “痛点(夏天戴帽子闷热)+ 测试(用紫外线灯照,看遮挡效果)+ 结论(便宜的反而更透气,防护力差不多)” 写脚本
现场反馈:
随机抽 3 组同学念脚本,老师点评 “哪句话能让人想点进来看”
模块三:KOC→KOL:让流量自动来,不用天天追热点(120 分钟)1. 程序员小山的 “流量流水线”(90 分钟,可复制的系统)小山从 5000 粉丝做到 10 万 +,每月被动收入 12 万,他的流量漏斗是这样的:
内容矩阵 3:3:4 法则:
30% 热点引流:
比如 “ChatGPT 出 bug 了?程序员教你 3 步修复”(追热点但加专业视角)
30% 干货留存:
比如 “Python 入门 50 行代码,自动整理 Excel 表格”(实用到让人收藏)
40% 转化内容:
比如 “我用这套方法 3 个月接了 5 个企业订单,现在把流程整理成课”
效率工具:
用 Notion 做内容日历(比如每周一追热点、周三发干货),粉丝 10 万时,他每周省 20 小时(不用天天想 “今天发什么”)
变现闭环:
知乎盐选专栏(99 元 / 人,月销 1200 份)+ 企业定制开发(8 万 / 单,每月 1-2 单)
2. 数据工具包:算清 “每个粉丝值多少钱”(30 分钟)粉丝价值公式:
LTV(粉丝终身价值)=ARPU(平均每个粉丝每年给你花的钱)×(1 / 流失率)
例子:
知识付费领域,ARPU>300 元才健康(比如 1000 个粉丝,每年能带来 30 万收入)
月流失率<7%:如果每月有 10% 粉丝取关,说明内容留不住人,得加干货
实战任务:
用 Airtable 建表格,填自己的 “爆款内容播放量、转化订单数、粉丝增长数”,自动算出 “哪类内容最赚钱”
模块四:KOL→IPGC:把你的经验做成 “自动赚钱机器”(150 分钟)1. 纳瓦尔的 “认知封装三步法”(90 分钟,从个人到产品)知识萃取:
把碎片经验变成 “框架”—— 比如纳瓦尔把 “赚钱心得” 变成 “财富公式树”(根:杠杆;干:劳动力 / 资本 / 产品;叶:具体方法)
你的任务:
把你最擅长的事(比如 “辅食制作”)拆成 “3 个核心步骤 + 5 个避坑点”
产品分层:
入口产品(免费引流):
比如小 A 的 “10 秒冲米粉小技巧” 短视频(吸引宝妈关注)
利润产品(低成本高毛利):
比如小 A 的《0-3 岁宝宝辅食手册》(PDF 电子版,卖 39 元,卖 1000 份纯赚 3.9 万)
高净值产品(筛选大客户):
比如小 A 的 “1 对 1 辅食定制方案”(只接月消费>5000 元的客户,收 2999 元 / 次)
AI 杠杆:
用 ChatGPT 学你的语气写推文(把你过往 10 条文案给 AI,让它模仿),Descript 克隆你的声音做音频课,Synthesia 生成你的数字分身拍短视频 —— 现在小山 50% 的内容是 AI 生成的,省出时间谈合作
2. 商业架构设计:你的收入结构健康吗?(30 分钟,附检查表)收入类型
健康占比
风险信号(要警惕)
你的现状(现场填)
广告 / 带货
≤30%
>50%(比如你 90% 收入靠接广告,平台改规则就没了)
自有产品
≥40%
<20%(比如你只靠服务赚钱,没课程 / 手册等产品)
股权投资
10%-30%
0%(比如你赚的钱只存银行,不会投和你领域相关的小项目)
用 Miro 工具画个人 IP 商业画布,包含:
你的 3 类产品(入口 / 利润 / 高净值)具体是什么
用什么杠杆(AI 工具 / 内容矩阵 / 资本)放大它们
护城河(比如 “你是唯一懂中医的辅食博主”)
现场小组互评:“哪类产品最容易先落地”
模块五:AI 时代不被淘汰的决策系统(60 分钟)1. 怎么让 AI 帮你赚钱,而不是抢你饭碗?反共识策略:
财经博主 “华尔街老兵” 在大家都追 “股市热点” 时,深挖 “美联储利率对普通人存款的影响”(比如 “利率涨 1%,你的房贷每月多还多少”)—— 粉丝增速慢了,但课程复购率 15%(别人只有 5%)
AI 工具包:
Perplexity:
实时查你领域的最新数据(比如 “2025 年宝妈最关心的辅食问题”)
Midjourney:
输入 “0-3 岁宝宝吃米粉场景,温馨明亮”,10 秒出课程配图(比找设计师省 80% 成本)
三、你能带走什么?(交付物清单,全是能直接用的)1. 个人诊断报告:你的技能在 “赚钱坐标系” 里的位置,附 3 个可落地的起步方向
2. 工具包:内容资产管理表(Airtable 模板,自动算 “哪条内容最赚钱”)
爆款脚本生成器(ChatGPT 提示词库,输入 “领域 + 痛点” 就出文案)
避坑指南(24 个致命陷阱,比如 “粉丝过万后别接低价广告,会拉低信任”)
作战地图:从素人到 IPGC 的 5 个阶段 checklist(比如 “KOC 阶段必须做 1 次产品测评直播”)
四、为什么这课靠谱?(数据说话)(一)案例真实可查:小 A 的视频在抖音搜 “小 A 辅食日记” 能看到原视频,播放量和订单数可查;小山的知乎专栏《程序员副业赚钱指南》月销数据在盐选后台可验证
(二)效果有跟踪:往期学员 6 个月后,37% 的人做出了自己的数字产品(比如课程 / 手册),被动收入平均提升 3-8 倍(有银行流水截图为证)
(三)防坑经验足:基于 200 + 失败案例总结出 “3 大死亡谷”:
KOC 变现困局:粉丝 3 万但只靠广告赚钱,一旦平台限流就崩盘
KOL 信任危机:为了带货推荐劣质产品,粉丝取关率骤升 50%
IPGC 生态失衡:自有产品占比<20%,累死累活不如别人躺赚
五、结课仪式:启动你的 “财富永动机”用 Synthesia 生成你的数字分身,录一段 “产品化宣言”(比如 “3 个月内,我要把我的辅食经验做成电子版手册”)
宣言视频存到区块链(附操作步骤),成为你 “自动赚钱” 的第一份数字资产
全班建群,1 个月后复盘 “你的第一步落地了吗”(老师会点评)
一句话总结:这不是听着激动的 “成功学”,而是带你从 “用时间换钱” 到 “用产品赚钱” 的实战营 —— 哪怕你现在只有 100 个粉丝,也能学会怎么让它们变成 “会下蛋的金鹅”。
本课程名称: 产品化自己:让个人价值成为财富永动机
查看更多:人力资源内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