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公开课首页 > 人力资源 > 课程详情
课程介绍 评价详情(0)
本课程名称: 健脑操+最佳脑组织模式=运动达致学习之门
查看更多:人力资源公开课
我要找内训供应商
授课内容与课纲相符0低0%
讲师授课水平0低0%
服务态度0低0%
课程介绍 评价详情(0)
培训受众:
课程收益:
课程大纲
健脑操(Brain Gym®)源于1960年代,由美国教育学家保罗?丹尼逊(Paul Dennison, Ph.D.)博士所创,是一套通过运动促进身心脑整合的全人发展的独特方法。它揉合运动与成长于一个奇妙的调和程序,使我们能够跨越任何成长障碍,向目标奋进。健脑操®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儿童的学习问题。后来,这套方法的好处逐步被其他领域的专家所获知。从来扩展到运动、商业、心理学等领域。在心理治疗、教育训练、促进学习、特殊儿童康复、运动员训练、工商业管理训练等领域都得到了深入的应用。
1990年,美国国家学习基金会(National Learning Foundation)选定健脑操(Brain Gym®) 为现代最领先的学习发展工具,此后连获殊荣。今天,健脑操已在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传授,并在全球数千所公立与私立的学校教授。
新版健脑操®课程新在哪里?
健脑操®是个伟大的创见,理论模型和操作方法都基于最新的脑神经学和其他科学的突破性新进展。从左右脑的二维平面思维到个人与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互动,这个知识和观念上的巨大差距,犹如蛮荒时代和先进的无线电文明之间的差距。客观上,需要一个合理的背景来过渡,才更容易让人们接受和理解,以及正确地使用它。
新课程增添了1/3手册篇幅的关于健脑操®发展历程及理论背景的材料;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察觉”技巧的训练。提供很多新的的评估方式,完全不用肌能检测(并非不好,而是一般人学习比较困难),以磨练很好的直觉力。这个改变,降低了普通大众学习健脑操®的难度。同时,也方便注册健脑操®导师更有效地教授健脑操®。
健脑操学员感悟及经验:
我觉得每一个从事心理学工作的人都应来学习这门课程。
――谭顶良 教授(南京)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透过健脑操调和,我从容完成研究论文;单凭“热身四式”,我指导的一位白领舒缓了困扰他多年的工作紧张及头痛。自认笨手笨脚的六岁女孩终能协调双手奏出美妙琴音,并在学业上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从根本出发,以身体运动刺激神经网络,健脑操确是二十世纪末的一大发现。
我在所有活动中都能体验到我的身体,并且我也能感受到自然运动的快乐。
学习了健脑操后,我觉得自己更容易掌握自己的情绪。过去常令我发怒的事情现在已经可以平静地面对和处理,效果也令我满意。
我的儿子练习了健脑操2个月,我发现他的记忆力提升了,学习习惯也变好了!
我全神贯注地阅读,接受作者意思的过程感觉直接到仿佛没有了文字作媒介!
当我面对挑战的时候,我享受到旺盛的精力,并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
当我说话或写作时,我意念泉涌。能轻易地清晰地表达自己。
我感觉自己处于生命的正向洪流之中,而且我可以有意识地预计事情的放生,让我觉得做对了决定,一切尽在掌握!
内容概要:
学习健脑操®非常轻松愉快,在课程中你将会:
1. 掌握脑、身体与学习的重要关系
2. 了解三维大脑的功能及其结构
3. 大脑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四步曲
4. 以二十六式健脑操,订立个人发展训练方案
5. 掌握12个极具威力的「五步调和法」,改善「来访者」表现
6. 运用「肌肉测试」评估分析大脑与身体的运作和协调状况
7. 增强对身心状态的敏锐「觉察」
8. 确立清楚、正面而可行而令你振奋的目标,获得前进的焦点
9. 增强记忆力和身体的学习能力,学得更快
10. 提高身体协调及平衡度,运动表现更佳
11. 消除学习障碍,包括注意力缺乏(ADD) 过度活跃(ADHD)或过多白日梦
12. 发展语言能力,提高沟通技巧。
13. 预防老年痴呆和VDT(技术性眼疲劳),使长者及一般人保持良好的头脑状态,。
14. 让“目标调和”整合内在资源,冲破阻力,走向成功和快乐。
培训师介绍
联席国际教务理事 (国际教育肌动学基金会)
注册健脑操导师及顾问 (国际教育肌动学基金会)
注册最佳脑组织模式导师 (国际教育肌动学基金会)
神经语言程式学高级执行师 (狄路西亚与合伙人有限公司)
注册触康健综合证书课程导师 (国际肌动学学院)
注册对称涂鸦游戏导师 (国际教育肌动学基金会)
工商管理硕士 (香港中文大学)
荣誉社会科学学士 (香港大学)
何先生是香港推动运动机制学的先驱。国际运动机制学学院注册触康健导师。大中华区首两位注册健脑操导师和顾问之一。何兆灿精研肌动学十余载,在运动机制学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授课风格深邃而灵活,尤其是其在做个案的时候,眼光独到,手法精深。
何兆灿和另外一位国际教育肌动学基金会教务理事蔡慧明一起,编译完成了健脑操及触康健导师系列课程的大部分手册的中文化,包括《基础健脑操课程手册》(1999年)、《触康健》(2001年)、《健脑操26式》(2005年)、《最佳脑组织模式》(2007年)、《视觉圈》(2007年)、《深造健脑操》(2007年)、《健脑操导师实习课程》(2007年)、《触康健导师培训课程》(2007年)。将多年的经验融会其中,为肌动学在华人社区的广泛传播奠下基石。
本课程名称: 健脑操+最佳脑组织模式=运动达致学习之门
查看更多:人力资源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