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公开课首页 > 职业素养 > 课程详情

details

心理咨询师培训之社会心理学

暂无评价   
你实际购买的价格
付款时最多可用0淘币抵扣0元现金
购买成功后,系统会给用户帐号返回的现金券
淘课价格
3360
你还可以: 收藏

培训受众:

1.立志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人员
2.教师及在校大中专学生;
3.医护、警察、监狱相关系统人员;
4.政府公务员、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企业人员;
5.对心理学、心理咨询感兴趣者;

课程收益:

1.获取国家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终生从事中国心理咨询铂金行业,成就个人事业发展之路。
2.用所学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技能服务于工作、婚姻家庭、人际交往、子女教育等,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完美人生。
3.通过学习、领悟、改变,在解决自身心理困惑及障碍的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人,完善自我,体验快乐。

培训颁发证书:

国家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三级)

课程大纲:

心理咨询师培训之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P89-91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 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B=f (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二)社会心理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在个体层面 (2)在人际层面 (3)在群体层面 (4)在社会层面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1)
教材(基础知识)P91-97
一、哲学思辨阶段
1.这一阶段是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十九世纪上半叶。
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辩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但在这一阶段,有关社会心理学的思想是和一般的心理学见解混杂在一起,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分离出来。
2.这一阶段对人性的争论,不能用经验方法证明其假设,因而不具有科学形态。但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

二、经验描述阶段
(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三、实证分析阶段
(1)瑟斯顿、李科特的态度测量 ; (2)谢里夫 “游动效应”研究 ;
(3)莫里诺发展了社会测量法 ; (4)勒温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2、专栏2-3)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
教材(基础知识)P97-102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 价值中立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二)调查法
1、访谈法: 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叫做访谈法。
? 分类: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 访谈过程与技巧:准备工作;接近被访谈者;应对拒绝的技巧;谈话和提问的技巧;追问技巧
2、问卷法
? 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较高,二是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 类型
? 问卷的结构
? 问卷设计的原则: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非歧义性原则;非暗示性原则(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4、专栏2-5)

第四单元 主要理论流派----P103-107
一、社会学习论
1.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2. 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了社会学习论;
3. 在社会学习论看来,学习过程大致有三种机制,即联想、强化与模仿。

二、社会交换论
1.成功命题 2.刺激命题 3.价值命题 4.剥夺―满足命题 5.侵犯―赞同命题

三、符号互动论
? 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份。
(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二)主要观点

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1.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 4.生本能与死本能
2.“力必多” 5.人格结构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1. 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2. 荣格认为许多现代人都患有“神经官能症”;
3. 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
4. “集体无意识”理论 。
(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P108-111
一、社会化的概念
1.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2.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
3.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
4.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大致持续13―25年。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的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 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四、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1.家庭 2.学校 3. 大众传播媒介 4.参照群体
五、社会化的分类
1. 语言社会化 2. 性别角色社会化 3.道德社会化 4.政治社会化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P111-113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1.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
2.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3.角色理论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研究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及其规律。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1. 按角色获得方式可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2.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可分为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
3. 按角色的功能可分为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4.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要素。
1. 角色期待 2. 角色领悟 3.角色实践
四、角色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1. 角色冲突 2.角色不清 3. 角色中断 4.角色失败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P113-117
一、自我(1)
(一)自我的概念
?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 主我与客我,前者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 ,后者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 ;
?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二)自我的结构
1.物质自我: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2.心理自我: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3.社会自我: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
4.理想自我: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 ;
5.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2.解释经验 3.决定期待
一、自尊
1.概念: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2.影响自尊的因素
(1) 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
(2) 行动表现的反馈
(3) 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4) 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3.自尊的测量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一、基本概念-----P117-119
1.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2. 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
3. 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 (3)言语表情
2.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4.对行为原因的知觉
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 认知者的经验:
图式的作用:(1)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2)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3)影响记忆 (4)影响自我知觉
2.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有所不同。
3. 认知者的情绪: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目光”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目光”去知觉他人。

第二单 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印象与印象形成--P119-122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1.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2.光环效应 3.刻板印象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加法模式
1. 加法模式 2.平均模式 3. 加权平均模式 4.中心品质模式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
(二)印象管理的作用
(三)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6)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4.投人所好

第三单元 归 因
归因的概念与分类--P122-125
一、归因的概念:
1.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业余社会心理学家,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经验归纳出来的,关于行为原因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
2.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1.内因与外因 2.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三、控制点理论与归因原则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7)
1. 控制点理论
2. 归因原则:(1)不变性原则 (2)折扣原则 (3)协变原则
3.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
(1)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
(2)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3)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1. 社会视角 2.自我价值保护 3.观察位置 4.时间因素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社会动机的概念及动机过程 P126-127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产生新的需要,这一循环过程称~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及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1. 社会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与调节功能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合动机 P127-135
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合需要引起亲合动机,而亲合动机则导致亲合行为。
(一)亲合的起源:亲合起源于依恋。
(二)亲合的作用: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2.获得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 4.避免窘境
(三)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 2.情绪因素 3.出生顺序

二、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
1. 成就动机的重要性:1.个体的发展 2.经济的快速成长
2. 抱负水平
3.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1.目标的吸引力 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4. 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家庭教养方式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三、权力动机
1.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按麦克利兰的说法,个体都有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满足这类需要的心理倾向具有动力性质,这就是权力欲或权力动机。
2. 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的决定因素。
3.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有两个,首先是社会控制的需求。其次是对无能的恐惧。

四、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一)侵犯的构成: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因素构成。
(二)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2.挫折―侵犯学说 3.社会学习论观点.
(三)侵犯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2.道德发展水平3.自我控制能力 4.社会角色与群体5.大众传媒的影响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9)
五、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二)利他的原因: 1.社会生物学的观点 2.社会规范论的观点
(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1)自然环境(2)社会情境 (3)时间压力 (4)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1)心境 (2)内疚 (3)人格
3.利他技能

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
社交情绪的概念及基本的社交情绪P135-136
一、社交情绪的概念: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1.社交焦虑 :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2.嫉妒情绪的特点:1.具有针对性 2.具有持续性 3.具有对抗性4.具有普遍性
3.羞耻与内疚
第五节 态度

第一单元 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的概念及功能P137-140
1. 态度: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
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
2. 态度的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态度来源于价值,价值是态度的核心。
3. 态度的功能:工具性功能 、自我防御功能 、价值表现功能 、认知功能 。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0)

二、态度的属性
1.方向:即态度的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在态度测量中,大多涉及的是这个属性。它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等等。
2.强度:即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大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量。
3.深度: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态度对象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卷入越深。
4.向中度: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外露程度。

三、态度的形成: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1.服从: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2.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3.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一、态度转变模型-P140-145
4. 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态度转变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
5.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这一模型绘出了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有: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情境。

二、态度转变影响因素-传递者
1.传递者的威信:信息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他发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
2.传递者的立场:传递者的立场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说服效果。
3.说服的意图: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转变态度;但如果他们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他们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就较好,易于转变态度。
4.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容易接受他们的说服。

三、态度转变影响因素-沟通信息
1、信息差异: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
2、畏惧:它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却只能是态度转变较少。
3、信息倾向性: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四、态度转变影响因素-接受者
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已成为既定
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较高、自我
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
五、态度转变影响因素-情境
1、预先警告:它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进其态度改变;但
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
2、分心: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3、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
六、态度转变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这个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
2.认知失调论: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
3.社会交换论: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1、专栏2-12)


第六节 沟通与 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P146-150
1. 沟通的概念: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2. 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
个要素构成。
3. 沟通的功能: (1)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2)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3)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5)沟通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人际沟通的分类与沟通网络
1. 人际沟通的分类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4)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5)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2.沟通网络 :人际沟通往往有群体背景。群体成员间的沟通模式组合起 来形成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 (2)非正式沟通网络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3)
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
一、目光与面部表情 P150-153
1. 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最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人对目光很难做
到随意控制,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
2.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表情
肌,可产生极其复杂的变化,生成丰富的表情。这些表情可以非常灵活地表达各种不同的心态和情感。来自面部的信息,很容易为人们所觉察。但经过训练,人能较为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表情肌,因而面部表情表达的情感状态有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二、身体运动和触摸
1.身体运动:是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体语。其中手势语占重要位置。正常情况下,个体都会用手语来表达态度和情感。一些常见的身体运动形式有:摆手、双手外推、双手外摊、双臂外展、搔头或搔颈、搓手、拽衣领、拍头、耸肩。
2. 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1)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这是一种本能,婴儿接触温暖、松软物体感到愉快,他们喜欢被拥抱和抚摸。对于恋爱中的成年更改文件名,触摸会使感情迅速深化。
(2)触摸不仅使个体感到愉快,还使他们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

三、姿势与装饰及人际距离
1.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这也是常见的体语沟通方式。
2.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都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在人际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4.美国学者霍尔(E.T.Hall,1959)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四种人际距离:
(1)公众距离(12-25英尺)(2)社交距离(4-12英尺)
(3)个人距离(1.5-4英尺)(4)亲密距离(0-18英寸)
5.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

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P153-157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是:
1.个体性:人际交往的双方的社会角色会影响彼此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社会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2.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就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旦建立,就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
3.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1.定向阶段:包括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交往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2.情感探索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情感联系。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此阶段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3.情感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沟通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和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交往的双方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沟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1. 自我暴露 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
2.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以分为4个水平。
(1)情趣爱好方面 (2)态度 (3)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4)隐私方面
3. 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但有一个特例,就是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

四、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4)
心理学家舒茨(W.C.Schutz,1958)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其要点是:
(1)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2)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
(3)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再加上主动与被动的满足方式,构成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
(4)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5)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概念及影响人际吸引因素 P157--159
1.人际吸引的概念: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2.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与邻近 (2)相似性 (3)互补 (4)外貌 (5)才能 (6)人格品质
二、人际互动的概念及形式P159-160
1.人际互动的概念: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
2.人际互动的形式 :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
(1)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2)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3)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3.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M.Deutsch,1973)提出了一种解释竞争与合作的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目标与手段间如存在相关依赖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5)
第七节 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 从众
一、从众的概念 及功能、类型P161-164
1.从众的概念: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象。
2.从众的功能: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及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
3.从众的类型:根据行为是否从众,以及行为与内在判断是否一致,可将从众分:
(1)真从众 (2)权宜从众 (3)反从众

二、从众行为的原因 及影响从众的因素(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6)
1.从众行为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 (2)对偏离的恐惧 (3)群体凝聚力
2.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 (2)个体人格因素 (3)情境的明确性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P164-165
1.社会促进
2.优势发应强化说-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
3.社会惰化


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一、模仿P166-168
1.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
或相似的现象。
2. 模仿的特点:
(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
(2).相似性: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
3. 模仿:可以分为有意模仿与无意模仿两大类。
4. 模仿的意义: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2.适应作用3.促进群体形成
5. 模仿的发展 :模仿随个体的发展而发展。其趋势大致是: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
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对内部实质内容的模仿。
6. 塔尔德的《模仿律》:1.下降律 2.几何级数率 3.先内后外律

二、暗示
1. 暗示的概念:指在非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
2. 暗示有三个环节,即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
3. 暗示的分类: 1.按信息来源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2.按暗示者的目的可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
3.按暗示双方的接触关系可分为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
4.按暗示效果可分为暗示及反暗示。

三、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1. 社会感染 :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其特点是: 1.双向性 2.爆发性 3.接受的迅速性。
2. 社会感染的分类: 1.个体间感染 2.大众传媒的感染 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 爱情
一、爱情P169-174
1. 爱情的概念: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
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2.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1)依恋(2)利他(3)亲密
3. 爱情发展阶段 : (1)取样与评估(2)互惠(3)承诺(4)制度化
二、爱情的形式
三、爱情的三角形理论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7、专栏2-18)

第二单元 婚姻
一、婚姻的概念 及夫妻关系的类型--P174-175
1. 婚姻的概念: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即婚姻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建立的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2. 夫妻关系的类型 :
(1)爱情型(2)功利型(3)平等合作与分工型(4)建设型(5)惰性型(6)失望型 (7)一体型

第三单元 离婚
一、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与离婚的原因 --P1175-177
1. 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
(1)需求不满 (2)价值观念不一致 (3)远离的“自我” (4)夫妻的性差异

二、离婚的原因 :
1.结婚年龄较低的夫妻。 5.有婚前性经验的人。
2.因未婚先孕而结婚。 6.夫妻角色不平等不适应
3.短时相识就结婚,彼此不够了解。 7.对性生活不满意。
4.父母离过婚的。

第四单元 家庭
一、家庭概念 、结构与功能及生命周期--P177-180
1. 家庭的概念: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由婚姻关
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的。
2. 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3. 家庭生命周期:

培训师介绍:

 
第四军医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
校心理咨询中心特聘教师
人事部人才测评师特聘讲师
陕西心理学会理事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本课程名称: 心理咨询师培训之社会心理学

查看更多:职业素养公开课

西安 心理咨询师 社会心理学 培训 相关的最新课程
讲师动态评分 与同行相比

授课内容与课纲相符00%

讲师授课水平00%

服务态度00%